現代領動鑰匙怎么啟動(現代領動鑰匙啟動在哪里)
2023-02-25
更新時間:2023-02-25 13:48:52作者:未知
作者:耿直哥
你知道“世界上的第八大奇跡”是什么嗎?——假如這個問題在5年前被提出,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就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你,這個“第八大奇跡”是由中國臺灣企業富士康在美國威斯康星州投資100億美元建設、并將創造1.3萬個就業崗位的大工廠。
但尷尬的是,短短幾年后,這個“第八大奇跡”就大幅縮水,不僅投資額銳減到了6億美元,而且最多僅能給當地創造1000多個就業機會——甚至于有美國當地媒體發現,這個項目已經淪為了一個半死不活的“面子工程”,被雇傭的工人到底在干什么都成了一個謎。
然而,另一家曾于2020年宣布要在美國建廠的中國臺灣知名企業,如今很可能也要陷入與富士康公司同樣尷尬的境地。
這家即將步富士康后塵的臺企,是臺灣知名芯片制造商臺積電。
據美國《紐約時報》報道,臺積電于2020年5月宣布將在美國的亞利桑那州投資120億美元建設一個大型芯片工廠。而在去年12月,臺積電又宣布會追加投資到400億美元,并會讓美國的工廠采用先進的芯片制程工藝。
不僅如此,這個項目不僅在當時被美國輿論視作是特朗普的“政績”,而且在現任美國總統拜登上臺后,又得到了拜登政府的“加持”——拜登本人甚至在臺積電宣布追加投資到400億后,專門去亞利桑那考察了這處工廠。
《紐約時報》報道截圖
然而,《紐約時報》報道稱,臺積電內部人員卻并不看好這個項目。有多達11名的臺積電雇員在接受該報采訪時“吹哨”稱,這個項目是一個“差勁的商業項目”,不僅項目成本過高,還可能會分散臺積電在研發和創新上的注意力。
同時,一些臺積電的員工還表示,他們并不太愿意為了這個項目而搬到美國去,擔心會不適應那里的文化,而這又反映出臺企在美國的文化沖突和管理困境。
《紐約時報》報道截圖
更尷尬的是,《紐約時報》采訪的一家投資公司的高管直言不諱地表示,臺積電在美國的這個項目從商業的角度來看“毫無意義”。該高管甚至懷疑臺積電是在出于某些政治考量而“被迫”在美國建廠的,但這個項目目前來說幾乎沒有給臺積電帶來任何好處。
《紐約時報》報道截圖
與此同時,已經在亞利桑那州投資了3億美元建設了一家化工廠的臺灣長春集團在當地的負責人亦表示,在美國建廠的成本要比在臺灣建廠高出10倍,這其中既有因為不熟悉美國監管制度而要支付的額外費用,還有原材料供應不足所帶來的額外成本。
《紐約時報》報道截圖
對此,《紐約時報》分析稱,盡管臺積電想在中美高科技競爭中尋找一條對自己有利的出路,對沖其中的地緣政治風險,然而該公司卻發現自己陷入了新的尷尬之中。
另外,該報還稱,如果臺積電在亞利桑那州的這個工廠不能取得成功,除了對臺積電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損失,這對美國在發展高端芯片制造業方面也是一個挫敗。
不過,臺積電官方在臺面上還在維護著這個項目。該公司的一名發言人在接受《紐約時報》采訪時并沒有回應公司內部人員的這些顧慮,而是表示在美國建廠的這個項目是基于客戶的需求、市場機會和吸引人才等等。
該發言人還表示,臺積電公司認為美國的這個項目從長遠來看能帶來回報。
臺積電 資料圖
最后,負責承建臺積電在亞利桑那州工廠的其中一家工程建筑公司的負責人對《紐約時報》表示,該工廠的建設成本目前已經“遠遠超過了”臺積電的預期。
該負責人還表示,當他告訴了客戶這個情況時,對方的回應是“你們是瘋了嗎?”
延伸閱讀:
張忠謀曾告訴佩洛西:認為砸錢就能進芯片市場太天真
來源:環球網
【環球網綜合報道】“中時新聞網”等多家臺媒15日消息稱,美國《芯片和科學法案》補貼細節本月將出爐,該法案將為美國半導體產業提供527億美元資金。報道援引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14日的報道稱,去年時任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率團來臺訪問,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在8月3日午宴上告訴佩洛西和其他美國議員,若美國認為靠花大錢就可以進入世界上最復雜的芯片制造市場,那就太天真了。
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 資料圖
臺灣《聯合報》、“中時新聞網”等多家臺媒今天援引“Politico”的報道稱,佩洛西接受“Politico”負責國際政治新聞的副總編輯柏恩斯專訪時,還原了張忠謀在那場午宴上的談話。
“中時新聞網”稱,根據“Politico”報道,在當時的午宴上,主要討論的話題是圍繞美國半導體制造補貼計劃。張忠謀稱很高興臺積電可以從補貼中受益,但問題在于,美國真認為這樣就可以獨立拿下芯片制造業?
報道稱,張忠謀還告訴佩洛西,從拜登政府大開支票到成立自給自足的芯片產業,還有好長一段距離。他提到,如果美國認為可以靠花錢進入世界上最復雜的芯片制造市場,那就太天真了。他稱,半導體芯片制造極其復雜,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并講究組裝質量。
臺灣《聯合報》提及,張忠謀的太太張淑芬一度打斷張忠謀讓他別講這么久;在場的蔡英文則稱,張忠謀快人快語,一向敢言。
而據臺灣《聯合報》報道,張忠謀還稱,半導體產業發展快速,即便美國現在大量投資建設高質量的工廠,未來還要花更多錢維持更新,否則,美國就只是現在擁有最先進的硬件設備;單次投資是不夠的。